评课评语
2025-06-072025评课评语(通用4篇)。
评课评语 篇1
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以学校对教学工作的详细要求为主线,严格按教育局对小学教学工作整体思路的安排开展工作,以全面推动素养教育为视角,深入扎实地推动课程改革。在工作中,课堂教学不断强化教学讨论的服务性、有效性、留意了人文精神的培育。规范了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引领老师走“轻负担,高效益”的教学之路,建立基于教学目标达成的教研模式,开创教研工作新局面。详细作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开学初对老师的备、讲、批、辅等工作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在平时的工作中进行了细致的检查与指导,并将检查结果纳入老师工作考评之中。
1、备课:每位任课老师能按要求备足课节数,基本上能按要求的项目进行备课,教案书写比较规范。存在的不足是有少数课节没有准时写出课后反思,教学过程中某个环节写得不够详细的教案也占了一定的比例,内容显得不够丰满。
2、作业:各班级的作业本整齐,能按要求写够次数,大多数能按要求进行规范细致的批改。存在的问题是,低班级少数同学的同步练习封面不干净。
3、辅导:本学期的辅导工作围围着教材和复习材料进行的培优转差工作进行得比较扎实,即面对全体,又有分层个别辅导,老师们能够准时地发现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并准时地进行个别订正、辅导,既提高了优等生的水平,带动了中等生,同时缩小了优劣的差距,做到了因材施教,针对性强。
4、教学秩序:每位任课老师都能够根据学校的要求,专心遵守教学秩序。按时、足时上好每节课,无课时能够按时备课或处理业务,并且承担了大量的超课节任务。
5、考试工作
考试是对我们半学期的课堂教学工作的一次综合性比较强的检查,这次考试我校保持了上学期中心学校期末考试成果,部分老师的成果有浮动,下半学期我们还需努力争取前进一个名次。我们从学困生的成果中也看到,在平时的教学中各位老师付出了相当多的劳动,每个班级的学困生都有相当大的提高,这说明我们和以往一样,没有丢下一个学生,为学生的学习做到了尽职尽责。
成果的取得是来之不易的,是每位老师平时辛勤努力的结果。希望我们都能再接再励。
二、开展高质量的教研活动,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大幅提升。
1、努力为老师提供讨论契机,不断提高老师理论素养本学期重点围围着新课改的精神,业务学习时间分组专心观看了国培资库课堂教学实录,为老师们提供了有利于老师自身提高,有利于指导课堂教学的学习内容,引领老师正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理解内化新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把握教学目标,建立学科教学知识体系,守住“双基”底线,活化了教学方法,让老师和课堂富有鲜活的内涵。促成了老师教学理念的进一步更新和完善。
2、深入开展教研活动。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前沿阵地,各项教研活动则是教学质量大幅提升的必要保证。本学期我们按着要求开展了以研讨、提高为目的的教研活动。从第四面开头我校开展了听评课活动,每节课都充分体现了我们本学期教研工作的特点。课后针对这些课存在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讨论,在这次活动中,老师们课前能够充分地打算,课上能够抓住学习的契机,专心听讲,专心记录,课后研讨中能够对比自己找差距,各抒已见。第八周星期二我校全体老师到民和川垣学校去听课。通过这两次活动,大家既看到了同行老师的优缺点,也发现了自己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每一节课都为老师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材料,也为我们今后课堂教学整体提高打下了基础。 回首过去,成果可喜,面对将来,压力巨大。我们信任,在校长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老师的大力支持下,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我们以乐观昂扬的姿态,制造新的辉煌!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做好教学质量的定期检测
分析我们进一步强化了质量意识。 充分熟悉了教育教学质量是我们学校教学工作的宗旨、是学校进展的第一生命力。为了把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落到实处,正确把握学生学习情况和老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准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对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准时的分析指导,本学期在学生中进行以下几项质量评估。
1、朗读评估
十月份进行了xx班级的朗读竞赛,这次朗读竞赛是在各班有充分打算的前提下进行的,每班自己推举了5名学生,面积比较小。但就朗读的效果看,低班级学生的朗读要好于中高班级学生的朗读表现在:
(1)低班级学生的朗读流利,富于感情,声音宏亮中高班级学生中,少数学生读得不够流利,对课文内容不够熟悉,常有丢字、添字、语塞等现象。
(2)中高班级学生对主体课文的熟悉程度好于课外阅读的文章。从这几点看,下学期我们要在朗读上多给学生一些时间和必要的指导。
2、期中、期末语文、数学、英语课的综合测试
这次测试我们是按着开学初的计划和上级的要求进行的,重点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内容比较多,有一定的难度。并且是在复习不够充分下进行的。但也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特殊是我校的英语成果最为优异,为我校树立了一面新的旗帜。
评课评语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强势推进特色学校和教育现代化建设,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德智双馨”的办学理念,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有效益、有特色的特殊教育,内抓管理,外树形象,继续坚持“开放式办学、多元化发展”的办学思路,把我校建设成为义县教育的窗口学校。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技术过硬、肯吃苦、能战斗、讲奉献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进而实现特殊教育事业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在学校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全校师生凝心聚力、务实求真、开拓创新,续写义县特殊教育的辉煌篇章。
二、主要目标
1.强化队伍建设,打造一支讲团结、善管理、会创新、能奉献的班子队伍,建设一支爱学生、会合作、精通业务、喜爱学习的教师队伍,组建一支富有爱心、勤于工作、乐于奉献的职工队伍。
2.深化素质教育,根据残疾学生的不同特点,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个别化教育为主策略,强化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生活技能训练、文化知识学习和个性特长培养,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面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3.优化教研科研,以启动省规划课题研究和推进个别化教学工作为重点,提升教研科研水平和研究成果质量,改善教师教育教学和研究行为。
4.细化后勤服务,以便利教职工工作、保障学校和师生安全。
三、工作举措
(一)以“同心同德、提升素质”为目标,强化队伍建设
班子、教师、职工队伍建设,始终是学校发展重中之重的工作,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因此,一定要重点抓好。这学期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强化队伍建设的目标为同心同德、提升素质,思路为分层建设、同步发展,举措为:
1.强化班子队伍建设。学校中层以上领导,要以“团结”为先,以“协作”为重,在同心同德上作表率,在科学管理上花时间,在求真务实上下功夫,在乐于奉献上立标杆,为形成一个干练团结和谐的班子集体作出不懈的努力。
一是要大兴守纪之风,坚守集体领导之纪律,弘扬团结协作之精神,做到重要工作集体决策,重大活动合作推进,分管工作各司其职,多补位不越位,多合作不拆台,不利团结的话不讲,有害发展的.事不做。
二是要大兴学习之风,通过政治学习和民主生活会等形式,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意识和全局观念;通过业务学习和岗位培训等形式,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素养和管理水平。
三是要大兴听课之风,根据教育局的要求,建立和实行党政领导班子每周听课制度,走进课堂、走近师生,研究教育、指导教学。四是要大兴研究之风,强化对常规工作的研究和优化,使之精细化;强化对重点工作的研究和总结,使之优质化。
2.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的建设,关系到一所学校的兴衰。要以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重点,切实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素质。要以“牵手共成长”、“党员先锋岗”等为载体,进一步弘扬团结奋进、和谐共事的优良传统。要以强化学习、深化研究、优化工作为要求,进一步提升全体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以顺利地适应特殊教育工作。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要及时总结教学骨干和教学新秀的先进
评课评语 篇3
20xx年2月27日,我校数学教师集体观看了“山东省小学数学第xx届年会”7节优质课。本次学习虽然时间短暂,但收获却很丰富,自己的教育观念和理论水平进一步得到了升华。
名师教学,引领探究课改方向。在这7节观摩课中,有好多是全国知名教师团队里的成员,他们的课堂教学代表着当前课改的潮流和走向,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其中北京西城区黄成根小学的薛铮教师代表的是吴正宪教师团队,她执教的《积的变化规律》,整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根据情境问题列出的算式发现问题:因数和积,谁变了?它是怎样变的?为什么会这样变?然后组织学生观察、讨论,发现规律,总结规律。这样的教学,让学生置身于具体的问题情境当中,突出了教学的实效性。
江苏南通师范第二附小吴东东教师执教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教师对教材的挖掘深度、教学设计的新疑给与会教师留下了深刻印象。关于长方体点、面、棱的特征,以往的教学基本立足于让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来总结得出,而在这节课上最突出的地方是通过立体的、动态的画面、学生的`亲自动手,最后形成结论。知识的所得真正是建立在学生经历的过程之上的。
其他老师的课堂教学,都有自己的特色所在,教师们受益匪浅。
纵观这次年会所折射的精神理念,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与教育科研,我们缺的还很多很多,我们离专家名师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的个人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理念有待更新,教育能力需进一步加强。
评课评语 篇4
今日,我有幸参加了承德市语文学科区域教研活动,听了四位教师的讲课,我感触很深。
语文课以读为主,在读中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个问题在每次研讨时都会一提再提,可是到底怎样指导读,才能做到有效。这仿佛成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问题。今日听了这几位教师的课后,我突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以前总是埋怨孩子不会读课文,读得没有感情,感情不是教师一说学生就会明白的,是在教师成功的引导下,使学生体会到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和思想,学生自然明白了应用什么样的语调和感情去读。有感情朗读就成了再自然可是的事情了,一切都会迎刃而解了。再也不用教师拼命地拽着学生去读,去体会,往往一堂课下来,教师总感觉到力不从心,筋疲力尽,而学生也只好被迫的理解,毫无乐趣而言!
课文是由字、词、句、段组成的.篇章,所以理解词义就成了一项重要的任务。今日这几位教师的课告诉我们一个好的方法:结合课文中语句充分理解,学生理解得快,教师教得简便。同时这几位教师充分运用了多媒体教学,经过图片把生涩难懂的词的意思表现出来,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到达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转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形象的教学手段在《布达拉宫》这两节课中体现得更加充分。这篇课文距离我们的生活较远,那里的数字更是枯燥无味,两位教师经过我们生活的楼房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布达拉宫的雄伟壮观,另外,这几位教师在课上语言精练,表述准确,向我们展示了作为语文教师应有的素质,经过这次听课,我受益匪浅,并深深感到自我的不足。
-
想了解更多评课评语的资讯,请访问:评课评语